发展历程
1993年3月,中国环境标志工作正式启动。
1993年8月,中国环境标志图形发布。
1994年5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成立;原国家环保局发布首批5项环境标志技术要求。
1995年1月,11家企业的18种产品通过首批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1997年8月,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环认委)和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环注委)成立。
2002年5月,原环认委、环注委、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处及中国环科院管理体系认证中心整合成立天游8线路首页(CEC)。
2002年12月,CEC获得CNCA的认证机构批准证书。
2004年5月,CEC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
2004年6月,CEC颁发了首张中国环境标志(Ⅱ型)认证证书。
2005年 1至4月,中澳、中韩、中日签署环境标志合作协议。
2005年2月,CEC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
2005年12月,CEC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认可。
2006年7月,CEC获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
2006年8月,中国环境标志与德国环境标志(蓝色天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007年6月,CEC成为全球环境标志声明网络组织(GED)正式成员。
2008年9月,CEC加入全球环境标志网络组织(GEN)。
2010年11月,首批11家企业的292种型号的产品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
2012年4月,CEC承担国家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环境与资源工作组的工作。
2012年11月,CEC代表当选全球环境标志网络(GEN)理事会成员。
2013年4月,CEC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可持续公共采购倡议(SPPI),并担任SPPI顾问委员会成员。
2013年10月,CEC上海分公司获得批准。
2014年12月,CEC广州分公司获得批准。
2014年9月,中国环境标志20周年主题活动在京召开。
2015年2-4月,启动开展天津市、东莞市两地绿色供应链相关工作。
2015年7月,获得首批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价机构资质。
2015年10月,中俄、中乌签署环境标志合作协议。
2015年11月,获得“中国低碳产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资格。
2016年6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6年6月,CEC发布国内首批绿色供应链管理与评价系列技术规范,并颁发了国内首批绿色供应链评价证书。
2016年11月,中澳签署环境标志合作备忘录。
2016年12月,政府绿色采购与绿色消费研讨会暨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十周年活动在京举行。CEC获得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授予的“绿色印刷特别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2017年5月9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项目荣获“可持续采购领导力大奖”杰出案例奖。
2017年5月16日,经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研究,确定环境认证中心管理机制调整方案,与天游8线路首页进行合并。
2017年6月14日,作为承办单位参与召开中日环保高级别圆桌对话会议,同时见证了“绿色消费与绿色供应链联盟”的发起与成立。
2017年11月29日,CEC成立十五周年之际召开“创新引领 助推绿色生产和消费”论坛。会上成立“双绿联盟”专家委员会。
2018年4月25日, CEC凭借为国家低碳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绿色消费与绿色供应链创新论坛”'气候奖'殊荣。
2018年6月9日,由CEC及双绿联盟联合主办第二届中日环境高级别圆桌对话会”分论坛。
201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第六次发文提出推广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2018年9月11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荣获可持续采购领导力杰出案例奖
2018年10月,CEC党支部组织开展“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项治理工作。
2018年11月26日,国际绿色采购网络(IGPN)中国秘书处移交至CEC管理。